里約殘奧會大幕已落下。在十多天的時間里,無時無刻不在上演直擊人心的感人瞬間。身體雖然殘缺,但他們的生命如此完整。運動員在賽場上的毅力和堅守帶給人們的不只是肅然起敬,還有對生命更多的理解和思考。
中國選手許慶在男子200米個人混合泳SM6級決賽中角逐。
中國選手閆碩在乒乓球男子單打7級銅牌戰(zhàn)中回球。
埃及選手哈馬托在男子乒乓球比賽中。
尼日利亞選手昂耶(右)在奪得女子鉛球F40級冠軍并創(chuàng)造新的世界紀錄后揮舞國旗慶祝。盡管她身材矮小,但在比賽中卻釋放出巨大的能量。
獲得馬術盛裝舞步個人錦標賽Ib級銅牌的丹麥選手卡斯特魯普在頒獎臺上落淚。
在輪椅擊劍女子個人花劍B級決賽中,首次參加殘奧會的意大利選手比阿特麗斯·維奧獲得金牌后與教練擁抱。2008年,年僅11歲的維奧被診斷出患有腦膜炎,接受了雙臂、雙腿的截肢手術。
在女子400米T11級決賽前,領跑員輔助巴西選手吉列爾米納(右)做準備。
埃及隊在擊敗巴西隊獲得坐式排球男子比賽銅牌后,埃及隊選手扎伊德(前右)和隊友哈提爾慶祝。
在澳大利亞隊獲得里約殘奧會混合輪椅橄欖球比賽金牌后,球員巴特(左)和沃恩擁抱慶祝。
看到這里,我們是不是得為這些特殊的運動員喝聲彩。
對于殘奧會的舉辦,深層的意義在于,讓我們的社會形成普遍尊重、關愛、幫助殘疾人,支持殘疾人事業(yè)的良好風氣,讓殘疾人與健全人能夠平等生活在一起。
文章評論
時間|熱度